他很老而且他很胖。
好啦!我開玩笑的,但也不盡然。
Valentino Rossi的第113個MotoGP勝利相當具歷史性,而且還不只這樣。這讓他離Giacomo Agostini的122勝場紀錄只差10場,經過這數十年,原本這被認為是沒人能挑戰的紀錄。雖然難以想像,但Rossi的第87個頂級級別勝利是他在這最高級別17個賽季中第一次從竿位出發就從頭領先到尾。
Rossi的首場勝利是在1996年8月,這是他在赫雷茲拿到第一場像樣的成績-第四名-的三個月後。那場比賽後,他的好友Uccio Salucci說:「那時候我就在想,嗯...可能會有一些好事會發生,不僅僅是一場勝利,或一個頒獎台成績,可能會更多....」
要全面的了解Rossi獨特的職業生涯,就得回溯到1996年,提醒我們到底當時發生什麼事。
那時候,Moto2、Moto3明星Alex Rins與Romano Fenati剛出生。那時候,John Major還是英國首相,黛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剛離婚。那時候,賓拉登剛寫出他的「聖戰宣言」。
這時的Rossi正在發光發熱。而且,不管你信不信,這位37歲的老將最近展現出來的速度,跟他的年齡有關。Rossi升上頂級級別的前8個賽季都使用米其林輪胎,所以換成米其林輪胎之後,Rossi比只有在剛進入MotoGP時使用米胎一年的Jorge Lorenzo更得心應手,而Marc Marquez才剛開始用幾個月呢。
米其林從Rossi在2007年最後一次使用它後就已經改變了,不過變動不大。去年瓦倫西亞賽後測試時,Rossi解釋道,米其林的DNA一樣沒變,就像Honda、Yamaha的MotoGP 賽車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在奧斯丁失去前端轉倒之後,Rossi解釋道,他不指望前輪真的改善,所以他認為得靠車隊做設定發揮輪胎最高效能,而且是由車手來尋找輪胎的極限。
2000年Rossi首年度升上500cc級別,同時也是他第一次接觸到米其林輪胎,他花了六個月才完全掌握前輪。他剛從125、250級別升上來,在這些較低的級別都是壓榨前端換取更快的彎中速度。
他摔了好幾次,用身體記取教訓才了解以前的風格在使用米其林輪胎的500cc級別不適用。2000年10月,他終於在巴西拿下他第一個500級別的乾地冠軍,他終於成功了。
幾年前他這樣對我說:「我明白我得改變我的風格,因為用這套前胎我摔了很多次。直到這場(巴西)我跑得很快,不過我騎起來就像騎250賽車。最佳路線就是先跑開、跑開、跑開,接著收線切進去,稍微減速過彎頂點。騎250賽車可以做到這點,如果換作500賽車,會衝很快,但是幾圈後當要收線切進去時,會失去前端並且轉倒。所以得稍微提早進彎一些,進得深一些,彎中速度再慢一些,接著灌油立直車身並加速。我在進彎的第一部分改變非常多。」
Rossi沒有盡全力榨取米其林前輪的抓地力,也因此五個賽季拿下五個500級別與MotoGP級別世界冠軍。
週日時他說:「我隨著米其林成長。所以我對他們越來越熟悉。當我換用普利司通輪胎時已經老了。」
普利司通的前輪就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了。它強大的進彎抓地力改變了MotoGP賽車的設計與騎乘技術,把重點從後輪改到前輪。車手們發現他們能用前所未有的方式用力的榨取前輪的抓地力。進彎時,他們越煞越用力,他們相信輪胎會軟腳,而他們會摔車。但通常來說,他們不會摔,而輪胎也沒有像他們想的那樣軟腳,而是相反。越是增加前輪的負重,越能增加前輪的接地面積,抓地力越好。
Mat Oxley跟Rossi的專訪(2008年12月)其中有一段,Rossi談到:「賽車運動就是每個彎角的地面都要塞滿輪胎,每個技師的指甲都要塞滿油汙。這不是個充滿少女的75米長的大型遊艇...雖然我也很愛那一味!」
Rossi使用普利司通輪胎在2008年與2009年贏得世界冠軍頭銜,但這家日本公司在稱霸的9年期間,前輪變得越來越極端。新的方便轉播的15分鐘排位模式,Rossi變得越來越掙扎,他非常不喜歡這樣,也沒有辦法有足夠時間讓他更深入去發掘前輪的可能性。所以通常他的排位成績都不好,比賽成績也受到影響。很明顯,在2013年兩段式排位賽推出之前,他使用普利司通輪胎拿下兩個頭銜那段時間,他就跑得不錯。
同時,年輕的Jorge Lorenzo還有特別是Marc Marquez─唯一一位不知道米其林輪胎是何物的外星人─卻能跑得飛快。當然,Rossi也偶有佳作,就只是偶爾。今年他已經連續三場都頭排起跑─他第一次這麼做的時候是2009年─因為他能更輕易的把米其林胎推到極限。
週日的赫雷茲正賽很奇怪,或許該說很特別,大直線上換四檔、五檔、六檔,米其林後輪竟然會打滑。這是前所未聞的事,但這可以直接歸咎於Scott Redding在阿根廷的輪胎問題,在那之後,米其林推出了胎體更堅固的後輪,卻很難提升循跡性,尤其在抓地力這麼糟的赫雷茲賽道,以及賽道溫度高昇的周日:週日氣溫比周六還要高15度。就是這樣,有許多車手抱怨這場比賽就像跑雨戰一樣,所以他們稍微修正一下油門,就連在直線上都試著讓後輪保持有抓地力。
Rossi的體重在這肯定有幫助。他身上的肯定不是脂肪─事實上他超瘦的,而不像Marquez那樣精壯─但他很高。他65公斤,Lorenzo則是64公斤,Marquez是59公斤,而小隻的Dani Pedrosa只有51公斤。前三者的差距不大,但在MotoGP,每一公克都斤斤計較:當車手往後坐,體重越重代表荷重越重,那也代表更多的抓地力。
此外,Rossi剛升上頂級級別時─2000年、2001年騎Honda的NSR500,2002年改騎神車RC211V─沒有循跡系統。他學會靠他的大腦與右手來增加或降低循跡性;這跟電控系統一點關係都沒有。Mick Doohan曾經指著他的右手說:「這就是我的循跡系統」。Rossi已經試透過今年技術較差的電控系統,不如以往廠隊的電控系統能提供更好的循跡性,毫無疑問的,這些經驗在周日幫了Rossi一個大忙。
當然,周日時,這些都不是Rossi一手包辦的。就如同以往,也不是他一手包辦。
Rossi的數據工程師Matteo Flamigni在周日的晚上解釋說:「我們檢查過我們的數據,比賽中Rossi也遇到很多次後輪打滑的狀況。但由於我們做的循跡設定,還有Rossi本身知道如何開油,他稍微避免了打滑的狀況產生。還有,今天比練習賽更熱,所以熱身賽之前,我們調整了循跡系統,熱身賽之後,眼看整個溫度的提升,我們又稍微做了修正。這個舉動做對了。」
在熱身賽之前,Rossi的組員也根據氣象預報氣溫會提升而調整了M1的平衡。
當然,如同我們在奧斯丁所指出的,之後的比賽都瞬息萬變。到目前為止,車手跟工程師們都還在努力找出統規版電控與米其林輪胎的最佳表現。這讓賽事變得無法預測,因為這一周,某車隊的某車手找到最適合的設定,但下一周就換人了。沒人知道下一場在法國站會發生甚麼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